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21的博文

中国道路.杂思录 5.3 第五章 中華傳統人文基因(3)

5.9  儒家思想成為中華人文主流思想的原因 在中國傳統社會,儒家思想長期扮演社會主流文化思想,對中華文化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一般而言,一個社會的主流思想應該與社會人文思想及物質生產相關聯,其中也包含與此相適應的社會倫理道德與宗教思想。社會主流思想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與社會變化相適應,具有穩定保守的的一面,又有變革求新引領社會的一面,社會主流思想決定了社會文化演化的方向。 儒家思想學說成為社會道德倫理基准與主流文化思想並非社會文化思想變革或演化的自然形成。由於在文化傳統上契合中國農耕社會氏族群體社會倫理關系及父權夫權的傳統文化道德,有利於維護社會的秩序與穩定,其思想核心的君臣父子夫妻觀符合維護中華帝國中央皇權的至高無上的權力結構,從而受到統治階層推崇,成為社會主流的文化思想。以傳統社會農耕文化為基礎,使其具有了社會基礎的生命力,也帶有文化的保守的基因,而受權力欽點,具有主宰社會文化思想的地位,也必然會被權力所扭曲,這決定了儒家思想學說在中華文化的命運。以農耕文化相關聯的延綿不絕的傳統社會基礎生命力,崇隆的文化思想地位,卻毫無助益於中國文化思想的發展與進步。中國傳統社會統治階層對儒家思想學說大加推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學說長期成為中華文化思想霸主,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帶來兩個嚴重后果,一是罷黜百家使社會人文思想一元獨尊,這無疑嚴重傷害社會人文思想的多元與健康發展,二是社會知識精英以儒家學說為晉身之階,與物質生產相關的文化思想及其他社會思想被視為末端異類,淪為不受社會尊重的社會末流文化,這些無疑對中華文化發展產生都具有深遠影響。   5.10   儒家思想不具備完整文化思想功能 儒家思想僅是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與社會最具有生命力的物質產生並無任何關聯,它不具有從社會實踐中吸取養分與新思想新知識的能力,這對一種文化思想體系也許並非重大缺憾,然而這種文化思想體系隻能是一種老態的僵硬的封閉的或缺乏社會思想生命力的文化思想體系。由於與傳統農耕社會倫理道德契合而相互依托,這使儒家思想體系有了得以在社會各階層傳承延續的社會基礎,這也是其社會生命力所在,然而受社會統治階層出的欽點,從而長期成為社會主流文化思想,無疑超出儒家思想體系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內涵所能承載的社會文化功能,儒家思想體系在中華文化歷史的表現與影響可謂地位崇隆,影響巨...

中国道路.杂思录 5.2 第五章 中華傳統人文基因(2)

5.5 巫文化與多神教 中華文化的宗教觀是巫文化與多神教的混合。巫文化或巫術是一個所有人類文明由原始走向文明必然經歷的社會歷史時期及社會文化思想過程。巫文化的產生是由於人類思想還處於原始生態,知識貧乏,缺乏對自身與環境的理解,對於自然界的千變萬化,產生強烈的恐懼和敬畏之心,認為有神靈的力量在操縱著大自然,從而主觀臆想解釋環境發生的一切現象,由無知而敬畏,由敬畏而崇拜,想當然地理解各種現象之間的相互關聯,並希望從對這些臆想的關聯的崇拜中實現某些願望或得到利益。這些臆想關聯與解釋積極的一面就是人類試圖擺脫無知與愚昧,盡管這些努力是主觀與無法証實的,然而卻是人類走向文明與試圖解釋外部物質世界的起點,而消極的一面是這些解釋不是以實証與可重復的觀察為基礎,而是以臆想的表象關聯為基礎,並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真實,反而會產生錯誤的思想模式,誤導后人的思想方法,這是人類知識積累不足,巫文化的產生基礎。追求利益是生命物質本質求生存的必然屬性,巫術巫文化的產生也是人類生命追求利益的本質表現,利益永遠是一切生命活動最原始的驅動力。對外部環境客觀現象的觀測揣摩與臆想就是人類試錯的思想嘗試與開端,試錯就是尋找對的答案,從而得到更大的利益。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思想的復雜化,巫文化也必然出現許多有意設計的欺詐與恐嚇,但這些都不是巫術與巫文化產生的根源。   巫文化與多神教的人文基礎。在遠古時代,由於人類對自然環境以及自我生命認知的有限,隻能依靠對事物表象觀察與想像或產生對事物的認知,對無法理解自然現象的恐懼與無知,催生對超自然精神或神靈的敬畏與迷信,這是偶像崇拜與巫術文化產生的基礎。隨著物質生產發展帶來的社會進化,由此而產生部落之間的交流,戰爭,兼並,聯合,也帶來不同部落文化的融合,這就意味著不同部落的巫術文化與偶像崇拜的融合,多元素的巫文化與偶像崇拜進而催生了多神教的宗教思想,所以所有人類社會都必然經歷過巫術文化到多神教的過渡。然而無論是巫術文化還是多神教,其思維模式與產生的社會環境都是一致的,原始人對環境與自然了解或知識的累積的貧乏,對事物表象觀察與聯想的類比思維,無知與恐懼,產生對超自然神靈的臆想與崇拜。   5.6   中華傳統宗教 道教與佛教 道教與佛教是傳統中國社會的主流宗教,這兩種宗教思想構成中華文化的基本宗教思想。道教是中華文化原生...

中国道路.杂思录 5.1 第五章 中華傳統人文基因(1)

第五章 中華傳統人文基因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迅猛發展,從落后發展中國家一躍而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能維持中國整體社會的穩定,毋庸置疑,在可預見不遠的將來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中國超大的體量,不同於西方經濟傳統的發展模式,中國的發展對全球的影響,使人們不得不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中國何以能維系超常的經濟發展,中國發展模式是否存在,未來中國是否還能維持中高速發展,中國的崛起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如果中國經濟進步是歷史的必然,那麼其必然的原因及其背后驅動力量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是必然又如何解釋其他發展中經濟體遭遇的挫折,以及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所曾遭遇的苦難與危機。如果是偶然,幸運之神何以最終把幸運之冠戴到倍經苦難的中華民族頭上。中國現行政治體制與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可持續性是否具有必然關聯,中國體制與中國特有發展模式對橫行數世紀強勢的西方意識形態以及政治與經濟體制意味著什麼,相容,互補,或抗衡,還是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中國何去何從都會對全球經濟以及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如果不是故意視而不見,中國的持續發展將成為一門顯學,不僅是中國經濟與思想界的顯學,也是西方乃至世界經濟與思想界的顯學,一門關系人類未來的顯學。然而顯學一詞似乎過於樂觀,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末葉,中美的貿易對抗不僅為全球化也為世界未來走向帶來隱憂。無論是顯學還是隱學都含有顯而易見的隱憂,讀懂中國是解開這些謎團的第一關鍵。   5.1   中國 中國 我們是誰? 了解中國解釋中國,就是了解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及其文化,即個體與群體的習性,或中華民族的民族性。什麼是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民族性的本質又是什麼。中華民族在這塊稱之為華夏的古老土地上,生活繁衍將養生息了幾千年,是人類歷史僅存古文明之一。中華民族曾創造人類近代歷史以前最繁華的文明,也曾遭受無數遍生死蹂躪,來自外族的欺凌屠殺以及戰亂的自我毀滅,中華民族是人類歷史上承載最多最深重苦難的民族,不是之一,而是之最。中華民族自翊勤勞勇敢,智慧聰敏,開創了燦爛的文明,又何以頻頻遭受磨難。在已有文明及經濟發展基礎上,中華民族為何未能自己走向工業化,不僅在人類歷史的工業化進程中落后於西方,當西方近代工業化浪潮來到東方,又在工業化的道路上落后於長期的學生日本,使中華民族再次遭受生死涂炭。 中華文明歷史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