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杂思录 3.5 第三章 意識形態與批判(5)
3.16 意識形態與宗教對社會的設計與引導
如前所述,意識形態的形式及精神內涵來源於宗教,宗教起源於人類對自然與環境的崇拜及無知,本質是生命對物質利益的追求,通過對環境的解釋與理解,甚至交流,從而獲取利益。可以認為所有宗教儀式都是人類與環境或神的交流,這些解釋理解交流的目的就是得到某種可能的利益,包括思想意識所需要的精神寄托,精神利益。當宗教成為人類認知自然及社會的主要手段,這既是人類知識貧乏的原因也是結果,宗教起著對社會秩序與道德的規范作用,以及超越物質現實的精神寄托。這些規范與寄托就含有改造人類群體與社會的作用與企圖,這包含自然而然的發生與思想意識的有意引導,即使在原始巫文化時代也不會絕對是自然而然地發生,以人的意識與自利本性,必然存在以圖利為目的誘導。而宗教時代,特別是一神教更是哲人或人們的有意設計與引導,認為一神教發軔之初就是自然而然的發生,而不是有意的引導,不是無知就是自欺。通過宣教的方式,宣教者人為有意識的發揮與設計更不待言,也更為明顯。
意識形態同樣存在設計與引導的痕跡,以自由主義或自由民主價值而言,其相應的社會對應面就是體制權威與社會法律秩序,而相應的體制與社會秩序都有其一定的社會歷史與文化基礎,這裡的文化基礎說的不是其存在的合理性或社會公平姓,而指的是社會物質環境是其存在的必然性。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就是要在相應社會環境下掙脫與挑戰舊有專制體制,維護或爭取更大的個體自由權力。在其發軔之初,這種努力必然是對傳統的挑戰,也是對社會有意識的設計與引導,以形成廣泛的社會思想基礎,即新的社會意識形態。哈耶克關於所有的社會制度都不是人為設計的,而是自然地在無數無意的過程中自然發生的觀點太過於理想化,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並不符合社會現實,現實必然是社會愈原始愚昧,自然而然的成分就愈大,社會思想文化愈成熟,設計的痕跡就愈發明顯。宗教是以神為主體及神的天國為楷模的思想意識,宗教的傳播與宣導也必然含有宣道者的設計與對聽教者的誘導,這也是所以宗教場所與聚會崇拜最基本的功能。而意識形態是人類對現實認知與理解的知識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產生了以人類自身為主體的思想意識,這是經驗與知識增長。並激發思想的積累帶來人類自身的自信,突破了宗教唯神論的認識觀,主動追求自我生命價值,宗教到意識形態的出現是人類對現實的認知,對社會與環境主觀能動的回應,從被動接受解釋,進而以宗教的或神的國度或進步的世俗思想意識主動解釋,這些解釋也必然含有思想哲人的有意誘導,目的就是規范與改造社會的。
文化的傳承與模仿,使意識形態的思想及表現模式創造出新的類似於一神教宗教信仰的模式,受宗教信仰的文化影響,意識形態往往注重於人文道德與精神理想的宣揚,忽略社會物質的局限與理性辯思的嚴謹,執著於理想的信念追求,凸顯人類主觀能動對改造社會的積極成果,終使意識形態在社會精神價值上取代宗教,成為世俗信仰。這是意識形態思想體系或理論存在的普遍問題,這即是意識形態的社會價值所在,也是陷阱所在。
意識形態既是主動改造現實的思想意識理論,也就含有對現實的認知,精神的追求,及各種實現的可能理論與手段,這與宗教無疑是一致的。而認知的本身是主觀的,就可能帶來主觀認知與現實的落差。這些落差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主觀對現實客體認知的錯誤,另一方面是意識形態的理論化帶來與社會現實的偏差。為便於研究,理論需要對所研究客體進行概念抽象概括演繹推斷與處理,這些過程就可能造成或存在不可避免的錯誤,或甚至有意的引導,這些都可能造成意識形態思想與現實的脫節。意識形態是人類思想設計的理想模型,是可能的“真理”,也可能成為誤導社會的空談,甚至災難的根源。而造成災難的根源不僅是思想意識對現實的脫節,更是為理想不計社會代價付諸實施的嚴重后果,這就是哈耶克所說的,‘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無論是自由主義或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還是馬克思主義都有思想意識引導的初衷與隱意,這與宗教的宣導傳教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宗教以信為基礎,不受世俗社會常識或知識的檢驗,超越世俗常識與思辨之上,通過信建立對造物主與宗教的信仰,公開與明確的信仰,從基礎與根本排除世俗觀念對宗教的任何質疑,從而建立宗教或一神教的信仰基礎,規范引導社會。宗教許多觀念與推論結果是互為因果的,這就需要不受質疑的信仰作為基礎,信是宗教意識的唯一基礎。宗教是信在先,辯析在后,信為辨析的基礎,意識形態是社會現實與辨析在先,信仰在后,認識客觀世界的哲學分析是辨析的理論基礎。
意識形態以人類文明知識積累,以及對社會物質現實分析做為意識形態理論的基礎,這些對社會物質現實的理論分析就是意識形態的哲學思想基礎。哲學是人類觀察分析思辨客觀事物的思想方法與成果,哲學也就成為所有意識形態理論必不可少的基礎組成部分,以哲學做為對社會的認知理論基礎,通過深入的的分析思辨與推論演繹的形式,最終建立一套完整社會思想理論體系,並通過這一理論體系引導社會思想,使社會大眾接受這種意識形態思想體系,達到規范社會行為,進而改造社會的目的。
意識形態與宗教信仰都建立在思想體系之上,概念是建構理論體系的最根本最基礎的材料或構件,有如大夏的最基本的基礎與原料,地基與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概念名稱的定義以及概念內涵就可能設定了理論體系的基礎,整體框架,內涵與方向,而理論的演繹推論有如大夏的結構,不僅夯實理論的推演基礎,更規定引導奠定意識形態理論的方向與結論。宗教的原罪苦難是贖罪與救贖的基礎,造物主是天堂與永恆的基礎。平等是自由的基礎,平等必然引向自由主義,然而不同的社會現實環境人們對平等的認知的不同帶來對自由認知的不同,對自由主義涵義的表述也不同,就本質而言平等是基礎,自由是表現與結果,民主是手段。社會歷史由專制走向自由民主的進程,也是自由主義的內涵建立逆向演繹的過程,由自由推向平等,最終是一人一票的民主模式。而以資本生產與剩余價值的理論分析為基礎,必然是社會革命與建立公有制的理想社會。思想理論的基本概念限定了意識形態思想的內涵與必然結果。
社會的物質性決定意識形態的物質性,意識形態的物質性表現在其帶有明顯的社會階層或群體的印記,不同社會階層所處的地位及掌握的社會資源不同,意識形態為不同的社會階層利益服務,成為不同階層為利益博弈的工具。意識形態具有各自社會階層的色彩,同時政治現實的需要使意識形態為凝聚社會共識與力量而走向理想化與簡單化。自由,利益,權力,在群體的內涵裡,本質都是一致的,都是一種資源與利益,利益的不同形式。由於這些資源的表現或側重點各自不同,至使人們忽略了其背后的共同本質。權力是秩序與管理的表現,秩序與管理就是在群體中找到自由與利益的理想平衡,而意識形態為社會秩序與管理,追求最大利益提供思考與探索的思想理論。而各種意識形態理論都是基於一定社會物質基礎,代表一定社會階層利益,為利益斗爭的社會思想,也往往是可望不可及的社會理想。客觀的態度應該是,這些意識形態理想僅能做為社會的方向與參考,而不應該是絕對的不可偏離的目標,社會最大利益的目標就是這些意識形態極點或各階層利益的平衡。
3.17 不同意識形態代表不同的群體利益
政治經濟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革命意識形態理論的基礎,剩余價值理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及核心概念。剩余價值理論無疑是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部分,剩余價值就是指勞動者或雇佣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一部分價值,無償佔有就是剝削與掠奪,奪回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剩余價值是天經地義的,是無產者革命的歷史使命。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社會剝削的物質基礎,沒有剩余價值就沒有剝削,階級剝削是社會矛盾與革命的根本原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其本質是一套完整的革命理論。此外社會階級以及無產階級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實現革命與理想的社會基礎。
剩余價值 在現實生產活動中,毫無疑問,物質生產活動的組織者,企業經營者(資本家或職業經理人),也同樣參與了剩余價值的創造,就如同所有的社會活動或事件都必須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參與者,沒有這些參與者就不成為活動或事件,而勞動者與物質生產活動的組織者或經營者,就是社會生產活動必不可少的參與者。沒有勞動者就不會有生產過程,沒有經營者就不會有生產活動,如果生產活動創造了剩余價值,勞動者與經營者都是剩余價值的創造者,如果否認了這一點,就是視而不見,刻意的回避,就不是客觀理性的分析。如果承認了經營者也參與了剩余價值的創造,勞動者與經營者都有權力享有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勞動者與經營者或資本家應該共同享有剩余價值,這無疑使剩余價值失去革命的絕對利益基礎,或者說失去剝奪私有資本做為社會革命目標的基礎。也即是說,如果勞動者或受雇佣者得到合理的剩余價值分配,就不存在剝奪或消滅私有資本的現實理由,而合理的剩余價值分配卻是一個對社會公平認知的問題,不同的社會階層有不同的答案,難於達成一個共同的認知。
也可以從另一視角分析剩余價值這個概念,以上述剩余價值的實質內涵,如果將剩余價值冠於不同名稱,比如創造價值或生產價值,即產品總價值扣除資本折舊及工資后所余價值,這是一個非常中性的定義,這種定義在客觀上承認了生產組織者或經營者共同參與了這部分價值的創造或生產,有參與就應該有分享的權力,這種定義無疑使剩余價值所意涵的內容失去做為革命意識形態的利益及動力的理論基礎。共同創造就有共享的權力,至於這部分價值在勞動者與經營者之間如何分配則屬於另一個范疇,屬於社會不同集團或階層利益博弈的范疇,屬於社會財富分配與社會公平的范疇,甚至是一個與社會人文道德相關的范疇。將經濟分析引申為社會利益分配的不平等,進而成為革命的理論基礎,進入社會革命的范疇,這無疑是意識形態做為社會思想理論企圖改革社會的有意引導。
或者說,對剩余價值的剝削不是資本生產所獨有的結果,而是共同參與社會生產過程的不同社會階層力量博弈的結果,是人性或人追求利益的自然屬性的必然結果。在土地做為主要生產要素的農業社會,封建社會,或手工業生產,同樣存在剩余價值與剝削,這些生產方式並不因為剝削而消亡,而是被新的更強大的生產力,資本生產所取代。在根本上或本質上,剩余價值在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分配不是消滅資本私有的理由。
階級 階級以及階級對立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誠然,沒有階級就不會有階級對立,沒有階級對立就不會有階級斗爭與社會革命,馬克思主義也稱之為階級斗爭的理論。受壓迫階級成為社會革命的力量,而革命的目的如果是重新劃分或分配社會物質經濟利益,這是可以達成的現實目標,然而卻回到了不同社會階層或階級利益博弈的范疇。如果革命的目的是改造或改變現實社會的物質生產關系,或消滅社會階級現象,這將無疑逾越了不可逾越的的社會物質基礎限制,落入唯心的窠臼。特定社會的物質生產關系,包含社會不同階層或階級之間的關系都是特定社會物質生產條件或生產環境的結果,通過社會變革或革命改變生產關系或階級相互關系,無疑是以思想意識或意識形態思想理論為指導以改變上層建筑,進而改變社會物質生產關系,這與原有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同,社會革命為手段的改造違背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主客體的主次關系,以思想理論意識決定物質,而不僅是作為物質的回應,超越了物質與意識的主客體關系。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在社會生產中自然形成的生產關系,以意識形態為基本原則的生產關系是一種人為設計,這種人為的設計可能陷入為理想而設計,成為脫離現實社會的烏托邦。這既是違反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動反映及回應客觀事物的客觀規律,這是二十世紀現許多社會主義體制的普遍現象,即以意識形態思想原則設定社會生產關系,結果已被歷史所驗証。
對於物質與意識相互關系的客觀規律,物質是基礎,是主體,意識是回應,是客體,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絕對的,不變的,是不以人的意志或意識為轉移的,客體對主體的回應甚或改造不能超越一定的界限,這個界限就是主體與客體的界限。當意識客體對物質主體的回應與改造超越這個界限,意識就成為主體,而客觀物質現實成為客體,這必然走向烏托邦的道路,最終必將帶來社會物質生產的破壞,改革的結果適得其反。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遵循客觀規律,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會把人們的活動引向歧途,與此相關的社會實踐將成為客觀事物健康發展的阻力,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階級也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或革命理論最基本最基礎的概念,階級代表不同的群體在社會生產關系所處的地位,不同階級形成不同的社會利益群體,是特定物質生產條件下社會生產的必然結果,也是社會正常運行的基礎,然而也是社會對立的根源,沒有社會階級就沒有敵對的社會陣營。敵對的陣營是社會革命的必要基礎或物質基礎,在資本主義社會,剩余價值是生產活動的目的,生產關系中最關鍵的利益所在,獲取剩余價值成為不同階級的共同目標。資產者組織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生產與佔有剩余價值,生產勞動者對資產者的一切斗爭就是要獲取更多的剩余價值分配,奪回被資產者佔有的剩余價值則是勞動者或無產階級做為自我階級認知的社會基礎,剩余價值則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動力。
無產階級是意識形態理論宣揚的勞動者群體的階級自我認知,這種無產階級的自我階級認知,簡單化了社會群體或階層在社會生產中的相互關系,也掩蓋了社會物質生產關系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相互合作的社會屬性與共生屬性,不同階級的共生屬性是特定社會物質生產關系的必然結果。追求利益是生物的自然屬性,追求最大利益是人類組成群體的根本原因。群體合作帶來利益,有合作就有分工,個體的或群體的分工,勞動者與資產者也是不同的社會分工,而每個勞動者個體與資產者個體之所以成為其扮演的社會分工角色,與每個個體的家族歷史,財產收入,個體能力,甚至機遇等種種個體所擁有的社會條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許多社會環境下,社會分工也許並不具有可選擇性,這在個體感覺上或視角上,勞動者所承受的社會不公平與痛苦,以及選擇的有限,自然而然地產生不得不接受,甚至被強迫接受的認知。而資產者則是天然或自然接受(來自家族財富)或自我選擇(自身努力),並且做為資產的擁有者,擁有更多不同社會身份及資源可供選擇,這就是社會分工在個體事實上的天生不平等。然而從整個社會生產的視角而言,社會分工是合作的基礎,是不可避免的,而在特定社會制度與生產關系下,分工帶來的所處社會階層位置的不同或優劣,是特定社會物質生產環境的必然結果,也帶來利益分配的不平等,這是社會的悲劇,也成為社會動亂的根源所在。在社會物質生產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何分工的改變隻能是個體成員社會分工身份的變動,而不可能是整個社會群體或階層的變動。
社會不平等帶來社會動蕩,社會危機引發社會革命,充其量隻會帶來做為既得利益群體的統治者或資產者集團,這些屬於社會少數群體成員的改變,或整體或個體成員的的改變,即一些資產者成員被革命所消滅或被強迫成為勞動者。而做為被壓迫的,屬於社會多數的勞動者,其原有社會群體中的成員,社會革命僅能使少數人能夠成為新政權的統治者,以及社會物質生產的管理者,而這些變化並不能改變社會的生產結構以及社會群體以資產為基礎的社會分工,盡管可能帶來社會利益分配的改變,勞動者階層利益得到提高與保護。然而社會革命不是改變社會分配的唯一手段,而革命的社會成本與代價是巨大的,也並不能徹底改變社會分工帶來的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勞動者永遠是弱勢,處在社會生產關系的最底層,無論是奴隸制,封建制,還是資本主義社會都一樣。社會階級或階層是特定物質生產力的產物,是生產關系的必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革命無法改變的社會生產物質存在。
無產階級是社會革命的重要即核心力量,無產階級通過社會革命剝奪資產者的資產及剩余價值,建立更為公正的社會,也即是更為公正的利益分配,社會革命也最終回歸社會物質生產,社會的管理與利益分配。然而在意識形態理論中做為整體的無產階級,在現實中是由無數的社會個體勞動者組成,不可能如理論所述以整個階級來掌握與管理生產的活動以及社會利益的分配。現實中這個無數的社會個體組成的階級隻能以代理人經營管理的模式,即階級群體中的少數人代理大多數人管理資產的經營,這些代理的經營管理者無疑比其他社會個體有優先支配資產包括利益的權力,這就為社會可能的不公平埋下隱患。
生命的自然屬性決定個體生命的有限性,也同樣決定資源的有限性。資源的另一面就是自由與利益,而自利與自由是屬於生物包括人在內的自然屬性,即人性追逐的目標。有限的資源,優先的支配權,自利的自然屬性,最終使管理者成為群體中的特殊利益階層或小集團。這個無產階級群體中的利益階層,從革命成功之日,即剝奪前資產者的第一天開始就產生,這是特定的社會物質生產環境決定的,這個新利益群體取代原有資產者成為新社會物質利益的分配者,也成為社會利益的優先享用者。這是做為生物的人類自然屬性決定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或意識形態思想所轉移或決定,是先於意識主觀的客觀現實存在。
在無產階級掌握社會生產管理后,做為代理無產階級管理社會物質生產與利益分配的領導階層,無疑成為這個公有社會的上層階層,既是革命產生新的利益階層,這個利益階層與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所有社會上層利益集團在物質本質上並無二致,掌握社會的物質生產與利益分配,盡管由於歷史條件的不同,物質生產與利益分配在表現上有天壤之別,然而在物質本質上並無不同。在理論上,這個公有社會的上層階層所具有獨特的馬克思主義為思想基礎的,無產階級的革命的意識形態,能夠保証這個利益階層一心一意地為大眾服務,公平公正無私的為社會大眾謀求利益,也許還有做為人類社會最先進階級的自我再教育與思想改造,能夠保証無產階級為大眾服務的純潔意識,然而這些僅是意識形態理論的理想推論及設想。
在現實社會,權力滋生腐敗,這個代理社會大眾管理物質生產及社會財富分配的階層或無產階級先進分子也同樣受到權力及利益的侵蝕。然而在理論上無產階級被塑造成為一個天然大公無私,代表所有勞動者利益,為社會大眾即人類理想無私奉獻的階級,這是一個在社會現實中並不存在,而僅存於意識形態理論中的社會群體,這個抽象的僅存在於理論中的階級為了意識形態的需要最終也成為革命的無私的上帝,實現人類理想的上帝。然而無論是天然的與生俱來的還是后天的再教育與改造,無私的無產階級無疑超越了人的自然屬性,也就超越了辯証唯物主義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的客觀規律,這種能動隻能是客體對主體的回應,而不是客體超越客體本質的回應,無私就是超越客體本質的回應。無私的無產階級已經走入了意識決定物質的誤區,反客為主,意識客體成為主體,而物質主體成為客體,無論是無產階級的社會存在,還是無產階級無私的純潔性都無疑是唯心的認知,違背了生命的自利本質,違背辯証唯物的客觀規律。
而另一種答案既是這個掌握社會資源的社會精英群體滋生了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在共產黨內,要不斷革命,這是應該是毛澤東繼續革命理論的社會現實基礎。毫無疑問,思想可能阻礙或改變基於現有物質條件社會發展的某些模式,存在選擇不同道路的可能性,然而思想無法建立超越現有物質基礎的人類社會,同樣思想也無法改變勞動者與資產者或資產管理者的社會生產共生關系。
無產階級作為為勞動大眾的物質利益服務的無私階級,到革命的上帝無產階級,以及為革命而革命,這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必然結果。這個意識形態對資本主義社會基礎或生產關系的物質分析是客觀的,是這個意識形態理論的第一原理,是這個意識形態理論的現實基礎,由此而推演關於剝削,階級,階級斗爭,以及在此之上的無私的無產階級,理想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乃至共產主義都是第一原理的推論與演繹。這些推演過程都可能含有對人性超越生命屬性及過於理想的假設,這些片面主觀與不嚴謹,超越了社會物質生產現實,甚至違背人性,即違背生物生命自然屬性的因素。眾多生命自然屬性在現代社會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自由與自利,實際的表現就是自由與自私,這無關道德,是生命本質存在的必然表現。意識形態思想理論這些可能存在的不嚴謹,以及超越社會物質存在的假設,與違背生命自然屬性的內容和理論必然在其社會實踐中產生相應的社會后果,自然而然會在長期社會物質生產及實踐中逐漸顯露,這也是二十世紀社會主義體制普遍遭遇的社會現實困境。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