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杂思录 2.1 第二章 生命與價值 (1)



第二章 生命與價值


第二章《生命與價值》,人類生命由於具有發達的大腦,使人類生命具有特殊的的生命現象,這就是思想意識,意識產生於對物質環境的認知與比較,圍繞著最大生存利益由此產生一系列的精神現象,如自我意識,群體秩序與文化,核心表現就是生命的價值或價值觀,並以價值觀為基礎構筑新的文化與文明,價值也成為人類生命新的平台與環境基礎。價值觀使人類生命具有了物質生命之外的第二個平台,人類由單一的物質生命進入到以價值為基礎的精神生命,人類生命具有了物質與精神價值的雙平台,精神或價值成為人生追求的目標,甚至為精神價值而舍棄物質生命。然而生命仅是物质的特殊存在形式,生命归根结底仍是物質的,生命意识产生到精神價值的基礎也是物質的,脫離物質基礎的精神價值就是烏托邦,精神價值的承托卻使烏托邦理想可延續相當時期而不致坍塌,然而生命終歸回歸物質本質,乌托邦的理想不论多么美好,烏托邦的坍塌是物質生命的必然。


2.1 記憶與意識

《生命與自由》所述,僅是對生物生命的記憶與自然屬性的一般論述,以及自由對生命體健康成長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然而人類這個地球唯一具有高級思維能力的生物,必然具有不同於其他生物的更特別更深刻的生命現象,意識就是一個非常奇特的人類生命現象。許多生物都具有意識這種奇特的能力,簡單的或復雜的,比如對危險境遇或環境的警覺,就是一種意識或感覺,且與記憶有著絕對的關聯。人類的許多文化與精神現象,如信仰與價值觀,簡稱價值,就是以意識為基礎,人類的意識與物質存在一道共同形成人類社會的雙軌,人不再像動物一樣是簡單的物質生命,而是有主觀意識的物質人,既可以按照主觀意願回應甚至改變環境的意識人,意識也自然而然與物質一道成為同在的哲學二元議題。那麼意識是怎樣產生的,本質又是什麼。

如果記憶與意識是一體的,如硬幣的一體兩面,即有記憶就必有意識,或就必然產生意識,則人工智能因為有記憶,人工智能必將產生具有人類一樣的意識,並隨著科技的發展即記憶與運算的復雜與成熟快捷,人工智能就有超越及控制其制造者人類的可能,是這樣的嗎,這也許是人工智能恐懼症的根源吧。如果記憶與意識不是一體的,記憶不必然地產生意識,記憶與意識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關聯,人工智能無法因為具有記憶而必然產生意識,人工智能與傳統的生產機器就沒有本質不同,僅是效率更高的機器而已。

記憶是生命最基本的屬性,也是所有其他屬性之母,記憶同樣是意識的基礎,記憶與意識之間的內在與必然關聯是什麼。生命體對外在事物的回應,就外在觀察而言,回應表現的是生命體的本能,就內在分析而言卻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或有意識的表現,也就是說,是生命體本能記憶及生命體有意識的對環境的回應,那麼从記憶到意識的回應是怎麼發生的,這兩種回應是如何關聯的。

生物具有記憶能力,包括與記憶相關的能力,就是具有前后各種記憶相互比較的能力,通過記憶儲存生物個體經歷影像及感覺,這種經歷過程的影像及感覺應該是一體的,所謂一體是指當回憶起這一經歷,而與經歷相關的一切,如影像氛圍氣味個體好惡將一並再現。這些記憶元素或材料的儲存是同在的,不是割裂的(注)。經過影像及感覺的比較,從而進行影像感覺的擇優選擇,這種感覺擇優選擇同樣屬於生物的記憶能力或記憶本能。

(注:在此所谓儲存是同在的是指整個記憶應該是完整的儲存在同一肌體,然而人們都有記憶不完整或殘缺不全,經歷的某些或關鍵部分模糊不清的經驗,這應該不是儲存是否在同一肌體的問題,而是記憶元素無法完全回取回索,從而無法使記憶完整呈現。)

意識產生需要兩個基本要件,一是影像感覺記憶,好與壞,或者說,快樂與不快樂,或相反的感覺,痛苦等等。二是影像感覺比較選擇,這種選擇可以是擇優或擇劣,選擇依據本能的感覺需要而定,在此可簡略為擇優,擇優的標准將在現實環境中,經過無數次的經驗記憶累積及試錯或檢驗,實踐中逐步形成。選擇是本能利益標准與試錯過程的結合,隻有即符合本能又是試錯中証明是對的結果才會成為擇優的對象。

記憶,比較,擇優,擇優儲存為記憶,再新的記憶,比較,擇優,…,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循環過程,直至生命體終結。這種擇優背后的驅動力是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擴張延申。本能與不斷記憶累積循環過程是產生意識的基礎,生命的本能驅動與不斷記憶累積的比較最終產生意識。沒有記憶影像感覺的比較及比較的擇優,就不會有個體生命的意識,擇優既是意識的產生,這是本能与记忆做出的利益擇優,或本能與試錯记忆結合的結果。這個過程是,先有記憶,然后記憶比較,比較擇優,擇優既是結果,既產生意識。意識離不開記憶及記憶比較,生命本能是最根本的驅動力。


2.2意識產生於記憶與比較

意識是生物個體的生命現象,包含記憶辨別,擇優,擇優表明產生辨別結果,這個辨別結果就是意識,表現為生命本能對經歷做出記憶儲存,然后是記憶辨別,辨別擇優,形成意識,這些都是生命基本的記憶現象或記憶活動,這些一連串的現象都包含在對事物感覺認知這一過程中,這是生命體的一個完整認知過程。認知是一個過程,而不隻是結果,感覺認知的過程達到意識的結果,感覺認知過程包括記憶辨別(認),擇優(知),達到意識結果。

生命記憶像攝影一樣將所經歷的影像及感覺攝取並儲存到生命記憶體(大腦),以備今后取用。感覺認知是一個過程,包括之前儲存相關記憶的提取,記憶辨別,辨別擇優,擇優結果形成意識,意識也將做為新的記憶儲存於記憶體(大腦)以備后用。記憶,認知,意識或形成意識,這是一個絕對關聯的過程。記憶經過認知最終形成意識,意識又成為個體生命記憶的認知主體,並以此作為成為對外在環境回應的基礎。


綜合前面所述,生命體對環境的回應分為兩種,一種是基因記憶帶來生命本能對自然環境的回應,如植物枝葉向陽生長,根部向土壤有水及養分處延申,以及人體對外界刺激的回應。另一種是個體記憶器官主要是大腦對經驗的記憶形成對事物感知的認知意識,由生命體以這些意識記憶對環境做出回應,動物的躲避危險,追尋食物都屬於這一類。這種回應既是有意識的主觀回應,又是生命本能的回應,因其內在本質驅動仍然是本能的,然而多了一層自我意識的主觀能動,這多出的一層主觀能動實現了生命由本能到意識記憶為基礎的質的飛躍,這是超越生命原始本能的飛躍,生命進入意識認知為基礎回應環境的飛躍,這一飛躍對生命進化而言無論以什麼樣的詞語來形容贊美都不為過。

不同的物種由於器官記憶能力的不同,意識感知的復雜程度也不一樣,對環境的回應也有很大的不同,動物大腦與人類大腦由於腦容量的不同,對環境的回應能力也不同,動物僅能達到維生及競爭求存這一基本意識層面,而人類卻由於感覺認知的產生達成意識積累,更進而進化到思維這一人類獨有的高等生命現象,意識,意識累積,思維,經驗累積,進而知識累積,終使人類脫離原始蠻荒進入到文明社會,意識是所有這一切的開端。


2.3 有生命的記憶才能產生意識

意識是記憶的結果,一種特殊生命本能驅動的的生命現象,然而不是記憶的必然,有生命的記憶才能產生意識,無生命的記憶不會產生意識。可以設想記憶到意識產生是這樣一個過程,這也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對於生物個體,通過記憶,記憶比較,與生物記憶本能相結合而產生比較擇優,這就是意識的產生,比較擇優的本質就是生命體趨利避害的本能。如果個體生物器官沒有缺陷,由記憶最终產生意識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所以個體生命記憶與意識是一體的兩面,生命本體能夠根據本能對外部環境刺激做出記憶比較,並產生回應,這是意識產生的基礎。


人工智能同樣具有記憶儲存,提取,進行記憶比較(運算),比較擇優(預設運算標准)的功能,人工智能就具有了生物記憶一樣產生意識的所有必備前期條件,然而人工智能不具有生物所具有的生物記憶本能(生存本能),也即是哲學命題一直糾結的終極的所謂的第一驅動力,沒有生命本能這個第一驅動力,即使具有記憶也無法產生意識,也就不能對環境触及经历產生有意識的回應。生物記憶結合生物本能是產生意識的最根本的基礎,意識是生物記憶與生物本能結合而產生的必然結果。而人工智能雖具有記憶功能,卻不具備生命記憶本能(生存本能),第一驅動力,即生存擴張延生的生命本能,記憶與功能的結合不會產生意識,無論多麼精密復雜強大的人工智能都不會產生意識。這就是本能與功能不同所導致的本質區別。人工智能看似具有意識的表現或功能不過是預先設定的運算標准,忧如導彈發射需要一個按下撳動按鈕的動作(達到運算標准)。


2.4 環境感知差異產生自我意識

感知的比較必然產生個體內在自我與外在環境的感覺認知差異,產生內與外,我與它或本體與非本體的意識。

生命個體對不同經歷產生不同的記憶,記憶的比較產生不同的感知差異或區隔,所有與生物個體器官相關的事物都會產生滋養愉快或損傷壓抑,或没有特别影响的個體的感知效應或認知,所有與生物個體器官無關的事物都不會帶來個體肌體直接感覺與認知,這些不同感覺認知的記憶的積累,產生辨別自我與非自我的感覺認知區隔,從而自我與非自我的感覺認知差異也就產生了。

自我感知的產生是生命進化過程非常關鍵的質的飛躍,是生物生命走出環境或本體與環境無區隔的原始同體,成為獨立於環境之外的自我本體的開始。自我感知始於記憶比較,最終產生自我意識,過程是自我與非自我的記憶比較與感覺認知差異,自我感知是自我意識的基礎及前提,有了自我感知就必然產生自我意識,即自我與非我的環境認知的不同,從而能夠辨別本體與環境的區別並產生自我或個體意識。自我即個體意識的產生,是一個最基本思維過程的形成,是生物生命進化的飛躍。對人類而言,自我意識是群體性即社會性的基礎或根本。


生物記憶與本能結合提供辨別擇優產生意識,意識的累積也必然產生辨別環境與個體本體不同的區隔,從而感知意識到個體的本體與環境不同的存在,這是自我的認知最根本的基礎,從而達到自我感知意識的產生,這是生物進化過程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這是質的飛躍。


2.5 自我意識導致自利意識與行為

自我與非我环境意識的產生,就必然導致自利意識的產生。生物由於生的本能必然有自利行為或逐利行為,在產生自我意識之前的自利僅是一種生命本能表現,是一種下意識或無意識的純本能表現,植物根部追逐水與養分而延申,動物的成長。在產生自我意識之后的自利是一種有意識行為,自利行為是自我意識的逐利驅動與結果,是自我意識與生物本能的結合而必然產生的自利行為,這種自利行為是生物本能的必然結果,與基因記憶所產生本能自利不同的是,意識自利是通過生物記憶本能及其產生的意識的一系列思維過程而產生,是生物基本屬性派生的,即受基因記憶本能的影響和控制,同時也受到意識包括過往經歷經驗的影響和控制。對人類而言,意識還包括精神價值的因素。比如本能自利,某些動物有保護或繁衍后代而自殘的現象,這就是受基因記憶本能控制的表現,而人類為精神價值而舍生取義的行為,就是精神價值的影響,生命個體受后天文化價值影響而產生的價值意識,價值意識驅動個體舍棄利己而利他行為的表現,表面是利他,本質卻是所利之他包含於更大的己,最終還是利己。

自利包含兩個方面,即趨利與避害,首先要達到自利,就要有自利的行為,趨利是自利的行為表現,隻有趨利的行為才會有自利的結果,從而達到自利的目的,這很容易理解。而避害也即是躲避生命受到傷害,是生命本能的另一面,害必然影響利的一面,即傷害生物生存能力,前面所述的生存擴張延申。利和害是自利的兩面,所以現實中利與害總是相關的。現實中,對任何生命個體而言,無論利益還是可供獲取利益的資源總是有限的,這些資源也包括生命個體本身所擁有的能量能力,對動物而言,還包含體力,智力等等,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去獲取最大利益,永遠是生命面對現實存在的不變選擇。生命個體需要在利與害間做出相應選擇,有利無害,隻有取利一途,有害無利,則避之,利與害在伯仲間,利害相權,趨利避害,害小利大,才能達到真正自利目的。

自利行為是具有大腦的生物生命共同表現,是生命本能與記憶結合產生自我意識的必然結果,自利是生命自然的第三屬性,包含趨利避害,對於不具有大腦的生物,如植物,自利是基因記憶的必然,對於具有大腦的生物,自利還包括有意識主觀驅動的自利行為。

自利是生命與記憶兩大基本屬性派生的屬性,卻是一切生命有意識行為的根本前提或基礎,對於人類而言,自利是一切文化及社會活動的前提與基礎。當一個生命體失去自利的欲望,可以確定此個體內在本身必然已發生病變,從而導致違背生命自然的屬性,同樣人類社會違背自利的生命自然屬性,也將必然帶來災難。


2.6 感覺認知與思維的不同

思維是人類特有的生命現象,是一個一連串的記憶處理擇優,新意識不斷達成的過程,是思維大腦對記憶進行處理最后達到某種結論,也即是意識,那麼感覺認知達成意識與思維達成意識有什麼不同,感覺認知處理的是以事物的影像及氛圍記憶等實物為基礎的記憶比較與擇優,進而達成意識,思維處理的是以抽象意識(觀念概念)為基礎的記憶比較與擇優,進而達成更高一層次的抽象意識(概念),同樣是認知的過程,實物認知與抽象認知是感覺認知與思維認知的基礎與根本不同,由於大腦記憶能力的不同,動物隻能停留在相當有限的感覺認知的層面,而人類卻能進入思維的層面,成為自然界高等生物。

意識是生命記憶對環境存在的回應,思維過程產生意識,所產生的意識又是新一輪思維過程的基礎,思維與意識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過程,有如工程與大夏的關系,每一層樓(意識)都是下一個工程(思維)或更上一層樓(下一個意識)的基礎,意識是思維過程達成某種認知結論的結果,達成的意識又成為新一輪思維的承載體,生物大腦是思維的物質載體,經過一連串的思維過程在思維載體中產生意識結果或觀念。思維過程到產生意識包含一連串的記憶提取/汲取,記憶辨別,辨別擇優的過程。意識與思維的關系是結果與過程的關系,結果成為新過程的基礎,沒有過程就不會有結果,沒有思維就不會有意識,沒有結果就不會有新的過程,不會有更新的結果(意識)。

在所有的思維過程中,也就是思維這所大夏從建筑過程到大夏的建成,也就是達成最終結論意識,每一樓層的建筑過程與手段方法也許不同,然而整棟大夏的粘合劑卻是一致的,同一的,這自始至終的粘合劑就是生命的自然屬性,也就是生存,記憶,自利,自由等生命基本屬性。任何違背生命自然屬性的思維過程與結論(最終意識即理論體系),由於失去生命本能追求最大利益這個粘合劑,也許輝煌一時,隻能是烏托邦的幻象,終有坍塌的一天。

記憶,本能驅動,記憶辨別,認知(意識),觀念,觀念(記憶)擇優,意識與思維的交互影響與遞進過程,其結果就是產生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產生是生命進化的突變,在產生自我意識之前的生命以本能記憶行為被動回應環境,而擁有自我意識的生命以利害意識或觀念為基礎的行為主動回應環境,由於是主動主觀回應,回應的基礎是經驗與記憶比較產生的意識,自我意識可以做出超越本能的更為復雜行為。自我意識成為有意識的生物所有活動的基礎與原因,這個基礎和原因成為所有生物一切活動的基本原則,就是生命本能的最大利益或功利原則。所有的生物活動,包括人類活動,都是以利益或功利為目的的,這個功利就是生物體自利,功利原則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原則,任何妨害生物功利自利的原則,不符合功利或自利的生命原則都是不可持續的,可統稱為功利原則,功利原則就是進化最基本的原則,或是進化第一原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中国道路杂思路 11.1 第十一章 未來中國的三種可能發展(1)

中国道路杂思路 12.7 第十二章 理想中國(7)

中国道路杂思路 12.5 第十二章 理想中國(5)